
《海峡时报》记者9月9日到访Changting Network Technology位于巴耶利峇广场的办公室时,里头空无一人。(海峡时报)
作者 许耀泉
“骗子”、“电诈园区”、“人口贩运”这几个跟东南亚电诈集团有关的词汇,至今仍令人闻之色变。
如果跟你说,有人应聘某一家新加坡公司后,被告知工作地点将改为柬埔寨的戈公度假村(Koh Kong Resort),你会有什么反应?
还没有反应的话,我们再加码:
戈公度假村由柬埔寨富商李永法拥有或控制,他被美国以涉嫌虐待被拐骗到柬埔寨进行电信诈骗的工人为由制裁,度假村本身也被联合国一份关于诈骗的报告所点名。
涉事的新加坡公司名为Changting Network Technology,据《海峡时报》报道,它在本地与海外招聘网站上登广告,招聘员工到新加坡工作,但应聘者获聘后,却会接到通知,说工作地点改成戈公度假村。
一名网民(我们且称他为“网民甲”)获该公司聘请后,于9月6日在网上询问这家公司是否可靠,引起了本地媒体注意。
工作地点从新加坡变成柬埔寨
《海峡时报》联系上网民甲,获得Changting Network Technology招聘经理的联系方式,化名为求职者乙,在呈交履历之后的一个小时内接受对方的电话面试,并获得客户服务高级执行员的聘约,月薪是5000新元。
这里先划个重点:求职者乙仅经过一小时的电话面试,就获得聘约。
招聘经理告诉求职者乙,工作地点虽然在新加坡,但工作范围却包括前往东南亚各地会见客户,也必须到柬埔寨参与三个月的培训。
培训地点的地址,与戈公度假村的地址一模一样。
招聘经理也给求职者乙发出聘约书,却没有要求外国员工在新加坡申请工作准证所需的任何资料,薪水也改为2800美元,跟电话面试中提到的5000新元有出入。

假扮“求职者乙”的《海峡时报》记者所收到的聘约书。(海峡时报)
6天后,求职者乙接受了另一轮电话面试,对方声称是公司的一名主管,并提出新的要求:
求职者乙必须到柬埔寨工作,而不是仅仅接受三个月的培训,薪水也减少到3000元,但公司却会提供住宿(与另外五人同住)和膳食。
第二次电话面试后,公司代表催促求职者乙签署聘约书,并提供资料,以便他们订购机票。求职者乙自此与公司停止联系。
《海峡时报》也在9月12日再次假扮新加坡籍的求职者丙,应聘该公司数码广告经理的职位。

《海峡时报》称,Changting Network Technology在8月18日刊登一则广告,招聘数码广告经理,9月18日截止。截止日期前,有至少14人应聘。(MyCareersFuture截图)
这回,求职者丙在6小时内接到来自新加坡电话号码的来电,对方口操英语,表示求职者丙如果获得聘请,首先必须到海外接受培训,却完全没有提到柬埔寨。
但“招聘经理”后来表示求职者丙不符合公司的要求,对话因此结束。
“他们什么困难的问题都没问”
网络媒体《慈母舰》则访问了22岁的彼得(化名),了解后者获得昌Changting Network Technology聘约的经历。
彼得跟“求职者乙”一样,应聘了客户服务高级执行员的职位,并在一通电话、没有经过正式面试的情况下,在四天内获得聘约,也被要求到戈公度假村接受一个月的培训。
对方形容的工作范围也跟求职者乙的类似:与客户维持关系,偶尔必须到越南、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等区域国家公干。
彼得因公司位于新加坡而觉得比较可信,因此决定应征,接受简短的电话面试后,对方便说,会就聘约再次联系他。
彼得说:
“我有点惊讶,面试就这样而已?不可能那么轻松简单,他们什么困难的问题都没问,我只是简单地自我介绍,说自己来自什么国家,在哪里就读,主修什么科系,这样就够了。”
彼得当时仍未觉得事有蹊跷,隔天签署了合同,却在接到电话,要求他赴新加坡前,先到柬埔寨接受一个月的培训后,起了疑心。
他后来发现培训中心的地址就是戈公度假村,以及该地点与李永法的关联之后,决定不再前往。

戈公度假村。(谷歌地图)
根据会计与企业管理局(ACRA)网站,Changting Network Technology于2019年4月8日在新加坡注册,目前仍在营业。
ACRA资料也显示,其地址是巴耶利峇广场的一间办公室,但其网站上显示的地址仅是新置地大厦(Singapore Land Tower)的邮区编码,电话号码和电邮地址等联系方式也都无效。
新加坡警察部队在回复媒体询问时确认,已接到与该公司的征聘广告相关的报案,目前正在调查。
目前就业前景不太乐观,提醒大家,求职时要加倍小心,慎防诈骗!